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4年专题 > 2024年新闻发布会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金丝猴作为中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也是神农架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今年3月-6月,我们启动了5年一次的神农架金丝猴生境监测与种群调查。今天,林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将对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成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冯伟同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组长李明同志;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首席专家李迪强同志;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戴光明同志;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同志;
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新华社湖北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总站,《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湖北日报,湖北广电,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等中央驻鄂媒体和省、区主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冯伟同志介绍神农架金丝猴生境监测与种群调查有关情况。
一、请冯伟同志介绍神农架金丝猴生境监测与种群调查成果情况。
答: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 冯伟: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神农架因炎帝神农搭架采药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东部边缘,属于西部高原山地向东部平原丘陵的地理过渡区、亚热带向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区,是生物物种的交汇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神农架成为第四纪冰川期野生动物的避难所和众多古老孑遗、珍稀濒危、特有生物、模式标本的突出栖息地和产地,被誉为北纬31度带上的“绿色奇迹”。
神农架是全球瞩目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和物种基因库,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14个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确立的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之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的国家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性、典型性、代表性和稀缺性。
近来年,我们坚持分区分级分类保护,坚决落实“三类五档”分区管控规则和负面清单管理,从严从紧开展用地和项目审批,世界级自然保护地Ⅰ级核心区严禁人类活动,世界级自然保护地Ⅱ级核心区没有新增旅游接待设施,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缓冲区减量疏解,一般自然保护地加强保护,生态管控区承接西南部旅游集散功能,坚决守牢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同时,我们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保护138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挂牌保护一、二级古树396株,设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60个,完成森林抚育2.4万亩、退化林修复29.7万亩、封山育林102.8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91.12%,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神农架是世界金丝猴分布最东端的地区,也是川金丝猴湖北亚种——神农架金丝猴全球唯一分布区,该种群是数量最少、最濒危的一个典型的孤立“小种群”。金丝猴是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指示性物种,是神农架的主要保护对象。
据调查,1990年,神农架金丝猴为5群、501只,栖息地164平方公里。2005年,为8群、1282只,栖息地189平方公里。2019年,为10群、1471只,栖息地354平方公里。2019年以后,我们一直未对金丝猴种群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其数量是否持续增加?栖息地是否改变?都是未知数。
为了全面掌握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及分布,为有效保护神农架地区的旗舰物种提供支撑,我们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面调查。本次调查由40多人组成调查组,开展了2个多月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先后出动840人次进行野外调查,累积调查线路240条,行程5.88万公里。
本次调查显示,神农架地区现分布有金丝猴11个种群、数量1618只,栖息地面积401平方公里。种群比1990年增加6个,增长83%;数量比1990年增加1117个,增长223%;栖息地面积比1990年增加237平方公里,增长145%。2019年以来,金丝猴种群增加1个,数量增加147只,栖息地面积增加47平方公里。
调查数据说明,神农架金丝猴种群和数量稳步增加,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应该说,通过我们长期不懈努力,特别是国际国内、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参与,神农架金丝猴保护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此,我代表神农架林区党委和政府对各级领导、各界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神农架保护与发展的关心,对神农架金丝猴保护与研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进入记者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的机构名称和个人姓名。请大家举手示意。
问题1:我们了解到神农架的金丝猴种群是川金丝猴的一个亚种,此次调查学术界一致建议将其改称为神农架金丝猴,请问这样的称呼是否可行?(这个问题请李明同志回答)
回答: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灵长类生态学研究组组长 李明: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
我们知道金丝猴目前共有5个种,即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缅甸(怒江)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其中前三种是我国特有的,怒江金丝猴仅分布在我国和缅甸,越南金丝猴目前仅分布在越南北部。在五种金丝猴中,川金丝猴是分布最广、种群数量最大的一个种。川金丝猴目前共分为三个亚种,即四川亚种(指名亚种)、秦岭亚种和湖北亚种,四川亚亚种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岷山、邛崃和甘肃南部,秦岭亚亚种主要分布在陕西秦岭,而湖北亚种目前仅分布湖北神农架地区,这也是川金丝猴种群分布最东缘的一个亚种,目前也是分布最东缘的一个川金丝猴孤立种群。
有关金丝猴的起源和演化格局,目前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基于遗传学,特别是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金丝猴属大约在6.7个百万年前形成,并于1.69个百万年前其祖先种先分化出川、黔金丝猴祖先种与滇、怒江金丝猴祖先种,随后川和黔金丝猴在1.6个百万年分化,而滇与怒江金丝猴则是最后于0.33个百万年分化而成。
针对川金丝猴的演化路线,目前有几种不同的假说,一是四川/甘肃种群是古老种群,在冰期向东向南扩散形成秦岭和神农架种群,而另一种是秦岭和神农架种群是古老的种群,四川/甘肃种群是由秦岭和神农架种群在冰后期扩散混合而形成。通过研究发现,四川/甘肃种群是现存种群的源种群,川金丝猴种群历史上经历过至少两次较大的种群扩张事件而形成了目前这种遗传格局。研究还发现,川金丝猴可分为神农架种群与非神农架种群,且川金丝猴神农架与非神农架种群约在10 kya左右完全隔离。
与非神农架种群相比,神农架金丝猴个体在形态学上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如鼻骨缺失,前上颌与唇状孔上部融合,尾巴较长,几乎是头部和身体长度的125%,前肢较长,背部呈淡金红色等。另外,神农架种群与非神农架种群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但非神农架种群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且神农架种群在器官、形态发育等相关功能基因存在正选择信号,表明神农架和非神农架种群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遗传多样性方面,神农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也是最低的,这可能与其具有较低的有效种群大小有关。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神农架金丝猴种群数量大约在500年前开始下降,与目前相比大约下降了37倍。尽管神农架种群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但保护区核心区域起到较好的保护成效。然而在人类活动和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神农架金丝猴种群在生态和基因组方面均比其它种群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因此在将来的保护规划中需要更加重视。
因此,基于以上,从分布特点、形态学、演化历史、遗传多样性、适应性、以及将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川金丝猴湖北亚种神农架群与非神农架金丝猴种群之间已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因而可作为独立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与管理。特别是基于其分布特点及其在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作用,我们认为可以将川金丝猴湖北亚种称为神农架金丝猴,以便使大众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该种群。
谢谢大家。
问题2..众所周知,神农架被认为是全球罕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请问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国家公园管理局 戴光明)
回答:
神农架林区国家公园管理局 戴光明:
谢谢你的提问。
神农架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示范基地、全球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湖北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资源的稀有性不可替代,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全球罕见,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得天独厚。
保护好神农架的自然生态是我们的历史使命、首要职责、头等大事。我们坚持以《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实施生态保护提升行动,落实“三类五档”分区分级分类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坚决守牢六类安全底线,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一是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制定的《野外巡护技术规范》和《保护地生物监测技术规范》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二是强化生物多样性监测。建立生物多样性永久监测样地8处,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布设1700余台红外相机,开展动物及人为活动监测;建设大气监测站4处,开展气象要素监测;设置水环境监测站9处,开展水文要素监测;利用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开展巡护和病虫害监测,建设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的“天网”和人工巡护加电子围栏、地面固定摄像头等监管的“地网”,建成了金丝猴移动式视频监测系统,建立景区游客流量预警系统,基本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监管全监控、无死角。
三是搭建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以金丝猴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为核心,建立了从物种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和应用示范的综合性科研平台共16处;建成野生动物救护基地,5年成功救护野生动物271起;建立动植物标本数据库,累计收集、制作、整理各类标本2.13万份;建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基地850亩,培育巴东木莲、珙桐等珍稀苗木27种30余万株;设立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监测样地4处,建设野生动物食物补给基地50亩,栽植苗木5.6万株。
四是构建跨区域生态保护体系。牵头成立“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在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打击犯罪、科学研究等方面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区域性保护地互动融合、协同共建的工作机制,形成了2省7保护地“共抓大保护”的新格局。与毗邻的兴山万朝山保护区和巴东金丝猴保护区联合开展跨地区的森林防火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建立金丝猴栖息地科研监测长期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实施金丝猴栖息地廊道修复造林2300亩。
五是开展栖息地系统修复和治理。根据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和迁徙规律,修建了上跨式、下涵式、缓坡式3类25处野生动物通道,配套完成了一批标识警示牌、解说牌和野生动物通道减速提示标线建设,形成野生动物专用“路桥网”。同时,秉承“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投资1亿元恢复生态环境3.8万亩,生态修复76处,320亩,人工恢复高山湿地4000余亩,封山育林3万亩,更新外来物种迹地4000亩,实现了人工疮疤和裸露山体的全面修复。
六是开展野生动植物专项研究。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等8家科研院所,对自然地理、动物、植物、微生物、社会经济等专项课题,开展系统全面的本底资源综合调查。组织开展兰科植物、大型真菌、鸟类、野猪、梅花鹿和黑熊等专项调查,编辑出版《神农架植物志》、《神农架植物多样性研究》、《神农架动物多样性研究》、《神农架昆虫多样性研究》和《神农架金丝猴生境保护研究》等系列专著。
七是清除外来入侵物种。强化对34种外来入侵物种和15种关注物种精准普查。完成101.67公顷日本落叶松清除替换项目,替换栽植乡土树种冷杉7.24万株、高山杜鹃1.7万株、箭竹1.7万丛;编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实施方案,建设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重点区域设置10个监测点,设立森林病虫害监测样地12处,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持续用功发力,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初步显现,物种越发丰富,生态系统更稳定,环境更优美,人们对神农架的向往更迫切,旅游人气更旺。
谢谢大家。
问题3.近年来,神农架在金丝猴保护研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为全国金丝猴保护提供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个问题请杨敬元同志回答)
回答:
神农架林区国家公园管理局 杨敬元: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
金丝猴作为“国宝”,是世界濒危、中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也是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稀少,生存环境狭窄,种群间交流困难,具有灭绝风险,保护研究意义重大。
下面我从两方面介绍保护研究工作。
一、强化金丝猴物种保护
我们始终坚持系统保护和科学保护,全力守护金丝猴的家园。一是建立金丝猴保护体系。通过整合相关保护地,建立局、管理处和管护中心三级保护网络,科学划分保护单元,落实管护责任,强化对金丝猴及栖息地保护。二是创新建立金丝猴保护地联盟。联合兴山和巴东2个毗邻保护地,构建了区域金丝猴保护联盟体,实现了金丝猴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三是修复金丝猴受损家园。建立金丝猴生态廊道35处,恢复退化栖息地2000多公顷,实现现有栖息地斑块间的相互连通,促进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四是建立金丝猴和谐社区。对金丝猴分布区周边社区实施替代能源补贴,引导产业转型发展,购买兽灾商业保险等生态惠民措施,减少居民对金丝猴栖息地的依赖,为金丝猴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环境。
二、注意金丝猴保护研究
我们高度重视金丝猴的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支撑科学保护。一是建立国际一流的金丝猴研究平台。建立了“国家林草局(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和“金丝猴保护研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架起了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金丝猴的桥梁。二是系统开展金丝猴保护研究。通过凝聚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攻克了金丝猴人工繁育与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提升了金丝猴保护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了智能化的自动监测平台。采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安装视频采集和无线传感器等设备100余套,实现了对金丝猴种群和栖息地实时全监测。四是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揭示了神农架金丝猴独特的分类地位,首次认识了其社群结构特征等;构建了一批金丝猴保护和栖息地恢复等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理论基础和保护技术的专业性人才。五是开展金丝猴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编制了金丝猴科普教材、建立了专门的科普场馆和研学线路等,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活动,强化了金丝猴的保护宣传,使神农架金丝猴的保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最后,我想说的是,金丝猴的保护和研究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全面保护金丝猴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让金丝猴永远生活在神农架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在此,我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心、关爱和支持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给金丝猴一个更广阔的家,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问题4.今年是神农架启动第四次金丝猴调查,请问这次调查与前三次有什么不同之处,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取得了哪些新的发现和成果?(这个问题请李迪强同志回答)
回答: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李迪强:
谢谢你的提问。
第四次金丝猴调查与前三次相比,采取的新技术主要由基于远红外感应的无人机进行金丝猴计数;基于分子分辨学的遗传多样性、个体识别技术和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食物分析技术,景观遗传学分析,高清遥感数据应用的栖息地分析,应用红外相机、卡扣摄像机和自组网技术等方面建立的人为干扰监管系统。
基于远红外感应的无人机金丝猴计数技术。以往金丝猴调查野外追踪到野外金丝猴以后,由于金丝猴活动性强,数数量非常困难。利用带红外感应的无人机返现种群后,在200m以上的地方找到全分布区,针对难以计数的群体,从200米下降到80米左右,金丝猴活动可以进行精确计数。在大龙潭种群实验方法后,对阴峪河区域,大小千家坪等区域进行无人机计数。
基于分子粪便学的技术进行个体识别、种群数量估计方面。首先只要能看到金丝猴野外种群活动,都能采到金丝猴粪便,对粪便中肠壁细胞DNA的提取,通过微卫星引物扩增可以实现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解决一个重复计群的问题,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说明多年的分群活动,不同群里内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群体具有同等的保护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金丝猴个体的食物组成,我们对金丝猴粪便进行了宏基因组提取、扩增和测序,通过分析我们识别了140多种植物,对照不同地区栖息地植物群落组成,得出了不同群取食的优势植物,适宜栖息地的优势植物区别,为分析不同区域生态承载力,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恢复提供指导。
为了进行栖息地分析,我们应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栖息地识别,建立了不同群栖息地典型地物光谱特征数据库,识别了金丝猴不同季节的植物群落分布,为准确判断金丝猴的最优栖息地,建立最优栖息地分布模型,分析潜在栖息地面积等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人为干扰影响是金丝猴管理的核心,为了对进入金丝猴活动区域人为活动进行监管,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了自动传输的4G红外相机,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卡扣摄像头等及时传回来人为活动影像,及时对人为活动进行监管。
带远红外的无人机计数技术,基于金丝猴粪便肠壁细胞的分子粪便学的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基于粪便全基因组的食物识别,高分辨率栖息地遥感数据等技术解决了金丝猴调查的计数、密度估计和种群数量,栖息地质量分析,人为干扰监测与监管等关键技术,为金丝猴的监测和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智能化管理手段。
关于本次金丝猴调查取得的新成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取分子生物学技术,遥感技术和景观遗传学等方法,结合常规的长期的持续观察,了解了每个小群的活动规律,为本次调查打下来很好的基础,发现小群活动以后,通过分子手段和红外无人机计数,保证全范围精确计数,不同猴群准确区分。
2.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栖息地精确分析,栖息地模型构建,潜在分布区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3.与红外相机和摄像头等结合,将保护管理与监测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促进了监测成果的应用。
谢谢大家。
问题5: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湖北省委对神农架的目标定位,请问下一步神农架林区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更好擦亮绿色品牌?
答: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
省委省政府对神农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度重视、寄予厚望。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把该保护的坚决保护好、能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好”的工作要求,以《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聚焦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统筹保护、发展、富民,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奋力推动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努力把神农架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神农架贡献。具体围绕七个“以”来推进落实:一是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为基础推进自然生态高水平保护。二是以供应链思维构建高品质多样化旅游产业体系。三是以“双集中”理念建设山地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四是以提高群众收入为重点保障改善民生。五是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六是以擦亮世界级品牌为途径提升神农架美誉度影响力。七是以信息化为手段提升保护发展能力。
世界那么大,要来神农架。我们诚邀各地朋友到神农架来一次生态教育之旅,遇见金丝猴、大熊猫,认识珙桐、红豆杉,体验动植物物种多样性、世界自然遗产魅力。来一次自然观光之旅,畅游原山原水原生态的神农谷,穿越浩瀚广袤的原始森林,领略华中屋脊的风采。来一次身心放松之旅,到大九湖观星、红坪观鸟、天门垭观云,在“天然氧吧”里感受“避暑天堂”,追寻诗和远方,收获快乐和健康。
恳请各位媒体朋友们多宣传神农架、推介神农架!
谢谢大家!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五位发布人的介绍和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答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各位媒体朋友还有疑问,可以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进一步联系相关单位进行采访。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和“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