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21年专题 > 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专题 > 消费预警
随着春季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山上、野外、路边、公园里、小区绿化带各种野生植物和蘑菇破土而出,很多城里的朋友都会三五成群的到野外去挖野菜,农村则到处都是挖野菜的景象。大家都认为郊外野生的野菜天然无公害,绿色又健康,可惜事实却并非如此。无论是在公园、郊外或马路边、园区草地里生存的野菜,都可能会有除草剂或农药残留,甚至有些生长在重工业污染区附近的野菜,还可能因土壤污染,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另外还有采摘到有毒植物的风险,一旦误食易出现中毒和死亡事件。每年春季我国都会发生多起因食用自行采摘的野蘑菇中毒事件,为此,林区疾控提醒您:勿采勿买勿食野菜野蘑菇,谨防食物中毒。
1.野菜味虽美,小心防中毒
春季野菜生长旺盛,因误采误食野菜引起中毒的事件也日渐增多。中毒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有毒植物与野菜的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二是有些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蕨菜),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不要随意采食、出售、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异味很重、已霉烂、生长在喷洒农药、施以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菜。
2.珍爱生命 远离毒蘑菇
春季毒蘑菇中毒主要由自采或误食野生蘑菇引起,多发生在家庭和街头摊点。毒蘑菇中毒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幻视幻听、谵妄、光敏性皮炎、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肝损害甚至死亡等。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食用野生蘑菇,各地应根据当地毒蘑菇中毒的特点、毒蘑菇种类、高发季节,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野生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野生蘑菇采食期,产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地区的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告知广大居民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3.误食野菜、毒蘑菇怎么办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和“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